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news.yznews.com.cn/2016-09/20/content_5803464.htm"冷菜拼盤“荷塘月色”。李增正在創作淮揚菜品。莊文斌攝冷菜拼擺“蝴蝶蘭”。點心“楊桃包”。李增制作揚州炒飯。原標題:李增:這位中國烹飪大師是個“80后”?核心提示李增,34歲,這位年輕的中國烹飪大師,是個“80后”。他斬獲世界烹飪大賽銀獎、第五屆全國烹飪技能大賽金獎,致力于淮揚菜烹飪教育的產學研融合發展,研發智能廚房、數字菜單,助力淮揚菜發揚光大。3年切2.19萬斤土豆本報記者?趙天揚州是淮揚菜發源地之一,亦是中國烹飪人才的搖籃。李增的父親是徐州名廚,因為一個“少年夢”,李增只身來到揚州求學,開啟了一個“熊孩子”與淮揚菜“私奔”的故事。今年,是李增定居揚州的第16年。作為一名“新揚州人”,他收獲了美滿家庭,也成為淮揚菜烹飪技藝傳承大軍中的一員猛將。2011年,李增與父親李凡文同登授勛儀式——父親獲評“中國烹飪大師”稱號,李增入列“中國烹飪名師”。這對“父子兵”,以“傾一生,做一事”的職業態度,為淮揚菜烹飪技藝傳承和發展傾其所有。如今,李增任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烹飪系主任。多年來,他先后牽頭編寫教育部中餐烹飪專業教學標準、教育部中餐烹飪專業課程標準等,編寫二十余本烹飪教材,每年教授千余名淮揚菜烹飪廚師。3年切2.19萬斤土豆“從藝要做得了‘鋼鐵俠’,也要坐得住‘冷板凳’”1998年,一個中考分數遠超普高錄取線的“熊孩子”,選擇上技校學烹飪。他,就是李增。李增的父親是徐州名廚李凡文,曾經營一家名為“龍文酒店”的餐廳,菜品以淮揚菜為主,年銷售額過百萬,但是父親從不想讓兒子“接班”。從小,李增不愁吃穿,從沒做過家務。“夏天廚房里40多攝氏度高溫,你能受苦嗎?”開學在即,父子矛盾激化爆發。“不讓學烹飪,我就不上學了!”十幾歲的李增奪門而去,在全家反對下,開始了和淮揚菜的“私奔”歲月。“不蒸饅頭爭口氣。”李增回憶說,白天學烹飪基礎,晚上到夜校補習文化課,深夜切土豆。三年“魔鬼訓練”就為了證明一點,別人能做的,自己也能做得好。?街坊鄰里都知道李家愛土豆。起初,李增每天買一籃土豆;后來,母親每五天就從市場批發上百斤土豆;再后來,成批土豆絲從李增家送往單位食堂。“淮揚菜向來以‘刀工精細、刀法巧妙’著稱,切土豆練習刀法是‘第一關’。”李增說,提升刀工沒有捷徑,從高強度訓練中體會刀法精妙,反復打磨,才能掌握技法精髓。每天,李增堅持練刀工4個小時,切20斤土豆,第二天挨家挨戶送鄰居一盤“土豆絲”。把三年磨礪量化成數字,李增練習刀工4380小時,切了2.19萬斤土豆。“后來,鄰居們一看見土豆就一溜煙跑了。”學校里,沒有人知道李增父親是名廚。但生活中嚴謹、執著的嚴父形象,一直成為兒子追隨的豐碑。畢業典禮上,李增作品盡顯物象豐儀,精致細微。“基本功習練將激情磨成了從容。”李增感慨地說,后來得知,父親當年的冷眼旁觀恰是“放養教育”,傳遞著“從藝要做得了‘鋼鐵俠’,也要坐得住‘冷板凳’”的可貴匠心。天寧寺看石獅5小時“淮揚菜是地方文化一滴水,滴水匯江海才不會干涸”“沒在揚州學習過,怎么稱得上會烹飪淮揚菜?”李增說,揚州擁有完善的烹飪教育體系,一大批國寶級大師在這片土地上孕育。2001年,李增如愿考入心中“圣殿”揚大旅游烹飪學院,后攻讀食品科學工程碩士。在學校,李增是個“異類”。別人摟著女朋友,李增拎著刀;別人泡網吧,李增在天寧寺門前看石獅,一站就是五小時;別人逛馬路,李增鉆進玉器廠,琢磨“天下玉、揚州工”……后來,很多人問:“石獅子究竟哪里吸引了你?”李增回答:“石雕和食品雕刻異曲同工,要學會融會貫通。一個合格的淮揚菜廚師,需要看懂揚州文化、藝術和歷史,才能烹飪出菜系本味。”2016年,李增被授予“中國烹飪大師”稱號,同年拜在淮揚菜大師周曉燕門下,并陸續受教于薛泉生、陳恩德、王鎮等老一輩淮揚菜大師、理論學家,形成鮮明的自我風格。“技藝無涯,匠心無界。前輩們以一顆包容之心對待淮揚菜傳承和發展,傾囊相授技術精髓。”李增的概念里,文化是共通的,廚藝是包容的,而廚師是“雜家”。“淮揚菜烹飪技藝,是地方文化傳承中的一滴水,這滴水匯入江海才不會干涸。”李增說,在淮揚菜的千年傳承譜系上,兼容并蓄一直貫穿其中。淮揚菜系見長的工藝冷盤,諸多技法就脫胎于揚州玉器、揚州漆器。揚州市創新大賽、江蘇省烹飪技能大賽、第五屆全國烹飪技能大賽、世界烹飪大賽……2013年,李增一年參加了13場比賽,斬獲12枚金牌。“參賽回來,腦子里就剩下一個字‘飄’。”李增解釋說,一個月“趕”兩場大賽,體重瘦了20斤,走路都打“飄”了。研發智能淮揚菜廚具“時間是創新的考量標尺,我想尋找技藝與市場間的天平”國際營養藥膳大師、全國大賽總決賽評委、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委、江蘇省餐飲行業領軍人物……雖然,李增擁有眾多頭銜,但他最驕傲的是每年培育上千名學生。多年來,李增在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,潛心研究烹飪教育教學方法改革,曾指導學生連續八年問鼎全國職教比賽金牌,被譽為烹飪界的“金牌導師”。先后牽頭編寫教育部中餐烹飪專業教學標準、人社部中式烹調師技能培訓手冊等,主編、參編烹飪教材二十余本,參與、主持省、國家級課題多項,負責省烹飪信息化教學仿真平臺開發項目等。目前,李增致力于淮揚菜烹飪教育的產學研融合發展。“我們正與‘方太廚具’合作,將部分適合推廣的經典淮揚菜的制作過程編程,形成一份數字化菜單。”李增說,消費者只要動動手指,就能在家品嘗很多經典淮揚美食。“我想尋找淮揚菜烹飪技藝與市場之間的天平。”李增說,作為一次嘗試,智能廚具研發項目將于明年3月投向市場。一眨眼,李增定居揚州逾16年,是一個名副其實的“新揚州人”,并以獨特視角,詮釋著淮揚菜技藝的獨特氣質和風骨。2013年,李增設計制作了晚清第一園何園主題宴席“何家宴”,還原古代宴席結構形式,梳理整合出22道菜品,引起轟動。“何園是揚州園林文化代表,也是揚州文化的體現。”李增說,食客通過品菜、賞景、聽曲,體驗揚州雅致的古代宴席文化。記者手記用工匠精神作青春注腳李增這個“80后”,不愛玩手游,不追網絡小說,也不會飯局應酬;但他是技藝研討會上的“話嘮”,產學研合作項目里的“智多星”。十余歲以來,他癡迷于淮揚菜烹飪技藝,也找到了人生的快樂。李增說,在這個“快”時代,有時需要“慢一慢”,遵循事物發展規律,尊重傳統,以謙恭、自省的態度承襲技藝精髓;同時也需要“跳一跳”,憑借實踐經驗和不懈的思考,實現工藝革新、突破技術瓶頸。接下來,李增計劃用視頻記錄揚州淮揚菜泰斗烹制的、數十道市場鮮見的淮揚菜傳統名菜,影像保留淮揚菜技法標準,保護和傳承淮揚菜文化;通過微信公眾號“淮揚菜美食”傳播淮揚飲食文化,弘揚淮揚菜烹飪藝術。在平凡崗位上,這位“新揚州人”用工匠精神作為青春最亮麗的注腳。責任編輯:陳書戈關鍵字標籤:廚具翻修推薦
補習班簡介 │ 考試介紹 │ 美語課程 │ 聯絡我們 │ 最新消息 │ 網站導覽 | 回首頁 奇寶網路SEO服務 版權所有 © All Rights Reserved